2013年遼寧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行動自5月20日開展以來,通過宣傳發動、崗位征集、崗位對接和促進簽約等一系列集中行動,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隨著高校畢業生的畢業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點逐步轉移到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上來。通過全省各級就業和人才服務部門的不懈努力,目前,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體簽約率為84.83%。其中,研究生簽約率為79.83%,本科生簽約率為84.51%,高職專科生簽約率為86.72%。
一、完成全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交接工作
7月18日,遼寧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遼寧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聯合召開全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信息交接工作會議。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張秀坤,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局長梁振英,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局長劉鑄出席會議,全省十四市及兩縣人社局負責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主管領導、部門負責人和有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會議。
省大學生就業指導局將全省已就業的19.4萬條高校畢業生基本信息,和2.73萬條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基本信息,與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進行了交接。
梁振英局長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了八項具體要求:一是各市縣抓緊開展數據整理和補充工作,確保信息準確無誤。二是繼續有針對性開發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三是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失業登記工作,力爭讓《就業失業登記證》成為開啟人社工作的金鑰匙。四是建立動態的高校畢業生實名制就業數據庫,為每一位找到工作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實名制統計,把工作落到實處。五是建立信息及時上報制度,保持省、市信息溝通順暢。六是嚴格做好信息保密工作。七是積極配合教育廳做好2014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八是將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與就業工作相結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成果作為群眾實踐路線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來完成。
最后,張秀坤廳長在總結講話中肯定了我省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行動以來的成果,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不斷提高對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認識;二是要鞏固成果,繼續推進各項就業措施,確保實現全年工作目標;三是要整合服務職能,加強隊伍建設,為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服務。
二、各地加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力度
根據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的總體要求和省就業和人才服務局具體工作安排,各地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工作。
沈陽市召開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部署下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工作措施;將參加就業見習畢業生的見習補貼標準由660元提高到780元,見習范圍由沈陽市生源擴大到在沈陽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高校畢業生;繼續開展畢業生就業對接工作,為高校畢業生舉辦專場招聘會42場,提供就業崗位2萬余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6000人。
大連市加大“三支一扶”工作力度,有102名高校畢業生通過筆試和面試,新增儲備畢業生80人;積極發揮大學生實訓示范基地的作用,7月份安排165名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并對今年新命名的10家市級基地,一次性分別發放10萬元獎勵基金。
鞍山、錦州、遼陽市將數據分解下發各縣區,并組織人員入戶調查核實畢業生基本信息,了解畢業生就業意愿。
本溪市召開了全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制定下發了《2013年本溪市對各縣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任務分解實施方案》。
丹東市積極開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創業工作,全面啟動“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創業扶持政策,開展創業培訓,新建5家市級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營口、鐵嶺、朝陽、葫蘆島市利用畢業生集中報到的時機,積極宣傳就業失業登記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營口市為377名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鐵嶺市有326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登記報到,朝陽市實名制就業登記人數已達1800人,葫蘆島市有542名高校畢業生進行了實名制就業登記,并全部辦理了《就業失業登記證》。
阜新市啟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活動。7月份舉辦4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8400余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840人。
盤錦市結合產業集群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舉辦了“盤錦六大產業集群引才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型招聘會”。共有185家重點項目單位和規模企業參會,提供就業崗位2300個,達成初步就業意向17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