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作機制,加快“兩網化”建設
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勞動監察大隊,以“兩網化”建設促進勞動保障監察工作有序開展,勞動監察工作有了新起色。
今年以來,該大隊以貫徹落實國家人社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工作意見》和遼人社《遼寧省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為契機,積極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網絡化建設。近日,開發區已成立“兩網化”建設管理辦公室,并實現了機構設置,網絡劃分,辦公經費,辦公場所,工作制度五到位。已在全區建成區、街道、社區三級勞動保障監察網絡共配備專兼職監察員16人;同時三級網絡建立勞動用工信息數據庫,實現了勞動監察全方位覆蓋,全過程監控,精細管理,確保了勞動保障監察工作快捷、高效、有序進行,截至目前,三級網絡共受理舉報投訴及政策咨詢36起,協調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1242.5萬元,涉及人員1200余人。在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發生時,三級網絡監察員、協管員均能第一時間介入,有效遏制群體性事件事態擴大。
“4050”靈活就業人員暢通社保補貼通道
“4050”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是國家針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實施的一項惠民扶持政策,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近年來,按照相關規定對2007年底女滿四十周歲、男滿五十周歲的“4050”靈活就業人員,其本人申報就業且已參加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按一定比例給予補貼。
為保證“4050”人員社保補貼的申報工作有效進行,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抓好宣傳時機,12月中旬,通過開發區電視臺打廣告、社區宣傳欄張貼宣傳單提前進行為期一周的通知。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勞動保障公共服務平臺,設立專門服務窗口,對前來申報有疑問的人員進行細致講解,對符合申報條件的人員進行登記,辦理社保補貼手續審核,以便申報、審核及補貼過程有序進行,為“4050”靈活就業人員暢通社保補貼通道。
截止目前,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已審核登記近200人,為提前完成2012年度的“4050”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資格審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楊家杖子年終嚴格管理公益性崗位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和公益崗的管理,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年終工作中從四方面著手,再次做好公益崗的管理工作。
一、嚴格落實公益崗的管理制度。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公益性服務過程中必須認真服從管理制度,堅持“誰開發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管理要求,并嚴格考勤、請假及退休申報等制度。
二、動態管理公益崗信息。根據公益崗人員的家庭情況、所屬單位、年齡、到崗時間等基本情況,建立較完整的公益崗信息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以便及時掌握公益崗人員的基本情況。
三、制定公益崗監管系統。為使公益崗人員高質量的完成本職工作,在社區、街道及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成立監管系統,實施全民監督,社區居民可通過電話、書信等方式進行實名制舉報。
四、充分發揮公益崗作用。按照“定崗定人定位”要求每位公益崗人員有效完成自身工作,履行相關工作職責,尤其是物業等為群眾服務的基層清潔人員,對不符公益崗要求及糾查不合格人員予以辭退,以便充分發揮公益崗的作用。
楊家杖子升級就業系統便捷就業通道
為充分發揮就業服務功能,在求職者與用工企業之間提供便捷的服務,近日,楊家杖子經濟開發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就業服務工作進行了一系列升級改造,經過重新調整和規劃后的就業服務系統與之前相比,共呈現出三大特色。
一是就業辦公“一條龍”模式。在服務大廳新設立就業咨詢、求職登記等服務窗口,由專職工作人員對咨詢求職者講解服務,使就業失業登記、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就業援助等一般性就業工作均可在就業服務窗口完成。
二是就業與用工“零距離”對接。針對轄區內部分擁有一技之長的求職者就業無門的特點,在用工單位和求職者間搭建便捷橋梁,廣泛開發空崗信息,及時了解求職者的就業意愿,在二者之間通過洽談或招聘等方式最終達成就業協議。
三是為求職者提供便捷服務。就業服務系統通過升級改造成立《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招聘信息發布、企業用工登記三大服務系統,通過電視臺、網絡及時更新招聘信息與企業用工等信息,做到群眾及時掌握,就業服務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