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開展得怎樣,所定的目標任務又完成得如何呢?縱觀實情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實踐得知,最主要的是缺少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目標任務完成的保障措施。本文僅就縣區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實際,談談對全面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目標任務完成保障問題的粗淺體會。
黨委領導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重要保障
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不是某個領域、某個單位、某個部門的事情,而是全黨的大事。這就要求各級黨委要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要把此項工作作為黨委一項重要工作抓實抓好。
一是放到全黨工作大局來考慮。改革發展穩定是全黨全國工作大局,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主要目的就是解決企業職工經濟收入偏低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的好與否,直接影響到職工隊伍穩定、勞動關系和諧、經濟發展等重大問題。因此,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領導,務必要把全面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重要工作來抓。
二是作為黨的建設工程來實施。加強黨的建設是做好經濟社會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同樣是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來實施。因此,要把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列入黨建工作中部署、檢查、考核、評比,作為衡量各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的強弱來檢驗。
政府主導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根本保障
工資是職工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它不僅涉及到家庭的和睦、企業的穩定,還要影響到社會的和諧,是各級政府必須考慮并要切實抓好的重要經濟工作。
一是放入政府工作中統籌安排。工資問題是經濟工作的組成部分,更是社會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要把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政府經濟發展目標任務統籌考慮、部署。
二是結合地方實際確定目標任務。在全面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中,各級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制定出符合地方實際、符合企業、職工不同需求的工資指導線、工種指導價格等規定、政策,引導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在穩定平衡的軌道上快速進行。
工會運作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關鍵環節
工會是職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代表職工與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工會要在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中,主動提出協商要約,積極與企業開展工資協商,推動企業做好工資集體協商的各項工作。
一是在提出要約中要發揮主動性。針對一些企業不愿談、不愿簽的實際問題,工會要主動提出協商要約,督促企業及時進行協商談判,簽訂集體合同。
二是在協商簽訂中要堅持科學性。工會首先要學習掌握有關協商需要的經濟、法律等方面知識,學會協商、談判有關方法、技巧,使之在協商中做到有理有據,在合同簽訂中做到科學、規范,真正發揮集體協商工作切實維護職工權益的作用。
多方配合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必備條件
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不僅是工會與企業雙方的事,而且與黨委、政府的有關部門都有著直接的責任關系。與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相聯系的各部門都要負起責任、協作配合,發揮職能部門的指導、督促、協調和服務作用。
一是要在政策上加強指導、支持。在工資協商中,工會和企業都需要相關的政策和信息,這就需要相關部門要積極提供有關政策依據和知識信息,使工資協商工作達到科學性、規范性。
二是要在工作上加強協調、服務。在工資協商中,工會和企業難免會出現認識不統一、意見不一致的現象,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出面進行協調。針對協商中出現的問題,各部門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服務,為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
企業職工參與是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基礎保障
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企業和職工是雙方的主體,只有雙方積極參與、相互配合,才能協商一致,達到共同目標。要在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群眾中廣泛宣傳、深入學習,使他們了解工資集體協商的目的、意義,提高認識,達成共識,提高支持、參與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是要提高企業對協商的認識。對工資協商的態度關系到協商的效果。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成與否,關鍵取決于企業對工資協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企業作為協商工作的主要一方,要把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提升到貫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指導思想的高度來認識,作為落實勞動法律法規、協調企業勞動關系、促進企業效益提高的重要工作來抓好,主動積極與職工開展好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二是要動員職工積極參與協商。企業工會要組織職工積極參與工資集體協商,要克服“不愿談、不會談、不敢談”等畏難思想,增強企業主人意識,提高協商能力,主動與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提高集體協商質量,真正實現切身利益的依法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