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和繁
當你必須要繁瑣時,你最好與此同時找到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牽制,不然的話,繁瑣便不能創造價值。
即使是最需要復雜和繁瑣的創新研發,也要遵循這個規律,我們熟知的“蘋果那點兒事兒”,就是這個道理。自Iphone而勃發的蘋果“創新盛世”當然很復雜,因為它一個手機包含了跨時代的功能,Iphone是ipod和touch再加上手機的結合體,不可謂不繁瑣不復雜。但是,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的是,蘋果選擇了簡單的方式去表達了它的創新繁瑣,那就是Iphone除了內存和黑白兩色之外都是一個樣兒,可以歸結為“型號單一”。
這是一個金子般的道理,如果它本身極度繁瑣,那么它在另一個方面的展現必須是極度簡單的,只有天枰兩邊的平衡,才能讓你大獲豐收。對于這點,我們也有反面的例子-漢王,在這里就不多述了。
聚和分
當你的組織擁有一個或幾個“精明強干”的智者的時候,那恰恰是你應該潛心建設組織機制,來緩解“過分倚重”的時候了。這個說法或許可以簡單的看做是“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一種表述形式。這樣認為不錯,但不盡然。
其實,權力、威望和人才核心競爭力的集中,會危害組織安全,這是一個人性方面的考量。但從理性上來看,它的弊端在于這種“倚重”會產生對于其他人潛力發揮的抑制,以至于阻礙了組織的可持續發展,降低了組織的活性。
在一個團隊中,集中的依賴領袖和能人,會讓“聚光燈之外”的其他人在“黑暗”中昏昏欲睡。久而久之,他們即使沒有“喪失斗志”,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思考的水準”。在基本談不上什么“弒君篡權”的現代組織中,這一點其實是最可怕的。
所以,當你手下擁有能人和杰出領袖的時候,這恰恰不是你高枕無憂的時候。因為這是你的組織正在經歷人才“盛極”的黃金時期,為了避免“陽極轉陰”,你必須加大培訓力度,廣布授權機制,讓更多的“明星”之外的“普通人”能夠得到成長的滋潤,增加組織的可持續性。能做到這般陰陽平衡,組織才有可持續性。
放和收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陰陽平衡是在溝通這個問題上。
溝通渠道就像周身的經絡血管,你的頭腦再好,你的臟器再強勁,如果經絡不同,血流不暢,那這個人恐怕也健康不了。
但是,溝通絕對不能是無限制的,溝通的開放必須加以規則的牽制,才能讓組織的“血”流通的“和諧”且“有效”。所以,當你為了提高效率而不斷解放溝通時,一定要知道如何以“收”來平衡“放”。
就拿微博為例,微博本身是一個非常透明高效的“廣開言路”的工具,很多企業也都在嘗試著開自己的微博,讓客戶和員工都能夠在上面“暢所欲言”,為組織提供“免費的”且“富于價值”的改進方向。
然而,無論是在corporate level還是national level,由微博輿論而起的“公關危機”可謂是此起彼伏,按下葫蘆浮起瓢。這其中,真正揭露真相的我們應當把它們劃歸為積極的力量,但是居心叵測,造謠生事的往往也不在少數。
于是,我們看到新浪微博出臺了“微博公約”,并且建立了微博爆料的查證機制,對造謠博主進行問責。在National level也加強了法律監督來打擊謠言惑眾的行為。
有的人會認為打擊微博造謠是一種political needs,是一種遏制自由開放的“堵嘴”手段。但筆者覺得,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必要的管理,是管理中讓陰陽平衡的必要調整。
人性是熱愛自由的,但往往人們對于自由的理解是建立在自我主觀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在眾多選擇中,多數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傾向于說對自己有利的事,并且去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為公的自由是人性的閃光,而為私的自由卻是人性的黑洞,它是造謠的欲望,和盲從的驅動力。
所以,當你在自己的組織中“廣開言路”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如何去節制人性的陰暗面。一個比較普遍的經驗就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為自己話語的真實性負責,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負責人的發言者。
當人們都不講話時,你的組織是危險的,當人們亂講話時,你的組織也是危險的,所以溝通的“放”與“收”,是一個很難卻很必要的陰陽平衡問題,不可不察也。
總結
西方認為,管理的要點在于選擇,而我們的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其實管理中只有一個不變的選擇,那就是調和。
管理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問題從沒有一個恒久有效的答案。在管理中,于任何事情兩端做出的任何選擇,如果放在宏觀里看都有可能是“偏激”的。所以,或許只有在選擇時便開始同步進行調和的安排,才是管理的一個通理吧!
總之,有陰必有陽,管理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