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近期我市餐飲市場好不熱鬧,一批龍頭餐飲企業逆勢擴張,搶抓商機。你推高端品牌,我嘗試自助餐廳業態。餐飲企業顯示出前所未有的擴張勁頭,與以往擴張簡單的復制不同,這一輪擴張,本土餐飲品牌注重差異化錯位經營,而且開始向縣區以及外市市場擴張。
海王府、成家菜館、振武酒店、大眾飯店、福滿樓……一段時間以來,我市許多餐飲品牌都加入“擴張總動員”的行列。在GDP增速逐步下滑,房產、汽車、家電等行業增長緩慢的時候,餐飲行業反而加速了擴張步伐。
餐飲企業“圈地”擴張
“海王府”在我市早已是家喻戶曉。它是最早擴張成功的餐飲企業,總經理閆春剛1994年從一個小吃部燒烤店起家,1998年開辦海王府活魚鍋,頗具發展眼光的他由此拓展了擴張之路。隨后幾年,連開6家店。
像這樣忙著擴張的餐飲企業如今遠遠不止這一家。早期的“新蘭花”且不說,近幾年風生水起的幾家餐飲企業也是再次讓人們目光聚焦。
3月20日,在市消委會推薦下,記者來到了振武餐飲有限公司。它是我市第一家允許自帶酒水的企業,并且一炮而紅,一發不可收。2007年以來,開6個分店。其中去年開業的振武貴賓樓面積達13000平方米,是本地餐飲企業面積最大的酒店。其負責人認為,它的成功,緣于其獨特的經營和嚴謹的管理。對于近幾年的擴張,他表示,品牌店要做成“航母”還是離不開擴張,以滿足不同區域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公司計劃三年之內在葫蘆島爭取開到10家店。
一般來說,一些小店在做到一定規模之后,往往會向高端市場靠攏。但成家菜館卻反其道而行之,仍然固守于自己的風味特色。成家菜館的擴張被業界稱為奇跡。它于2008年成立,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僅在新城區就開店4家。其負責人介紹說,第一個成家菜館在新城區市實驗中學附近,面積僅有100平方米左右。由于品質優良,價格公道,口味獨特,不久便有了一定的口碑。經常是一條街上,惟獨成家菜館爆滿。于是在2009年連開了兩家成家菜館,2011年開第四家店,每個店每天顧客盈門。在飯店生意不好做的今天,這樣的“盛況”實在很讓人羨慕。
與此同時,大眾飯店、興盛和人家等積極“圈地”擴張,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據不完全統計,僅在市本級開設連鎖店的餐飲企業已達20多家。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將觸角伸向了別的地方,通過經營模式的復制,實現著更大的擴張。業內人士認為,下一波,品牌餐飲企業應該更加關注“中式快餐”和“簡餐”,這一塊很可能是未來餐飲的強勢增長極。而且相對于風格相對單調的原有酒樓,每家新店都擁有鮮明的特色,未來餐飲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市消委會黃副秘書長認為,擴張原因有四:一是餐飲企業騎虎難下,已有戰略規劃要按部就班進行;二是餐飲企業對經濟復蘇的預期樂觀和對自身品牌的自信;三是搶先布點,在對手進入之前完成戰略布局;四是其他行業衰退,促使相當多的現金流進入餐飲業。但一些餐飲老板的判斷就相當簡單: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人們對吃都不會輕視和節縮。
錯位經營、跨區域擴張成亮點
據振武酒店負責人介紹,第一家店開在濱河小區,以中低檔消費為主。新城區二部店風格設計得較時尚,仍以本地家鄉風味為主,考慮到消費者的需求,開辦了酒水超市。振武貴賓樓首次嘗試“餐飲向高層發展”,通過精細制作來樹立企業的品牌特色。為此,還將專門投資建設綠色蔬菜和豆油生產基地。今年,由6人組成的菜品研發中心計劃研發50至100道菜以供各個分店。
一直走平民路線的大眾飯店在文翠路做起了高端“海八鮮”;以濃郁的鄉村氣息著稱的“北國之春”,又開了一家小資格調的“瓜爾佳”。位于市中心的“巨無霸”把觸角伸向了興城,海王府不僅將戰略伸向自助餐領域,2009年又打造了海王府活魚鍋。
在擴張中嘗試新形態、新領域,這成為餐飲行業擴張的一大亮點。“過去我市餐飲市場比較單一,品牌店占據了商務、婚宴大部分市場,三年前一些特色店開始起步擴張,逐漸形成了餐飲市場多元化格局。”市服務業委員會工作人員認為,全市有大大小小的餐飲企業幾千家,其中中檔以上有一定規模的餐飲企業不到5%,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連鎖經營也是企業做大做強的一條好路子。
經過這幾年的市場競爭,我市餐飲市場完成了一次洗牌,10%—15%左右經營不善、缺乏特色的餐館,在競爭中被淘汰。而遼菜、川菜、農家菜等特色菜,在網點數量及銷售收入上,比三年前增長超過了20%。在新一輪擴張中,品牌餐飲企業更注重品牌運作,不再是簡單的原品牌復制,而更注重錯位經營及跨區域擴張,以尋求利潤增長新亮點。
逆市擴張機會多
通貨膨脹、人力資源飆升、租金壓力大、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這都是近幾年餐飲行業的關鍵詞,餐飲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這個時候投入大量資金擴張,難道不會讓自身形勢“雪上加霜”?
一位從事餐飲行業十幾年的經理人介紹,越是在低谷時期,越是入市的黃金時段。“只要GDP保持上升狀態,國家沒有大的動蕩,餐飲必定會呈現持續上揚的趨勢。”很多餐飲企業之所以選擇在目前相對低谷情況下入市,首先是因為隨著經營成本上漲,大量經營不善、資金相對薄弱的同行難以承受壓力,門店低價轉讓的告示并不鮮見,此時拿下店鋪,費用會相對低廉;另外,誰先開始行動,誰就能搶占先機。對于各大餐飲品牌而言,不擴張就面臨被排擠,擴張是一個必然趨勢。
餐飲業的逆勢擴張體現了我市餐飲企業敏銳的市場嗅覺。不過,市餐飲協會負責人也同時提醒我市餐飲企業,當前的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市場拓展、尤其是大型酒店餐飲的擴張更應預防風險。去年以來,我市個別企業在外地開設的大型酒店式餐飲并不成功,如某知名企業在沈陽投資的餐飲酒店不足一年即因生意清淡而關門。逆勢擴張是好事,但對于中高檔餐飲企業而言,更應吸取盲目擴張的教訓,加強管理、確保品質,同時,盡可能放下架子、調整轉型、爭取更多的消費群體。據記者了解,我市幾家大型餐飲企業已有進入快餐市場和早點市場、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意向。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是我市商業地產迅猛發展的一年,為餐飲品牌企業的拓展提供了平臺。僅以新城區文翠路兩側為例,去年就有近10家餐飲企業開業,已經成為餐飲新的增長極。盡管租金在上漲,但商業地產快速發展為餐飲業擴張提供的機遇大于挑戰。
對于擴張開店,多數餐飲企業認為有“機”也有“危”。要想防范風險,首先,一個想要做大做強的企業是必須儲備人才的。以人為本,是推動企業向前發展的一個核心所在。如果這個人是對的,那么這個企業也會是對的;如果這個人錯了,再怎么正確的制度,也挽救不了人的錯誤帶來的結局。其次擴張與做大,也要擺清單店與總體的關系。只有單店做好了,整體才會良好發展。如果只求規模、速度、市場占有率、表面貼金或數量增長,而不考慮單店的生存狀態,那么,一旦資金流出現異常,小則元氣大傷前功盡棄,大則瞬間崩盤全局皆輸。“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走出自己步伐節奏的每一家餐飲企業都值得表揚。因為他們為著美好的夢想在奮斗。我們樂見更多的餐飲大軍轉戰葫蘆島大地,或進軍大江南北,為葫蘆島餐飲市場做出更多的貢獻。(記者 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