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縣工會給我創造了這樣一次機會,讓我學到了一門手藝,現在,有了一技之長,出去干點兒活兒掙錢養家也不用愁了,打心眼里高興。”10月10日,正在學習焊接技術的建昌縣農民陳剛興奮地說。自2009年以來,建昌縣工會共培訓電焊工385名,并將這些電焊工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多個大中型企業,目前已形成品牌效應,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另外,建昌縣工會還輸出轉移農民工93075人,實現勞務收入8.5億元,成功打造了國家級勞務輸出知名品牌。
為了貫徹落實“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建昌縣總工會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在打造勞務輸出品牌方面不斷創新,與建昌縣職業高中和博林職業技術學校聯合創辦了培訓基地,對農民工進行建筑、電腦、水電焊等方面的技術培訓,5年來,工會共投資56萬元,已有1060人陸續就業。同時,工會還積極配合縣勞動就業和勞務輸出管理部門,大力開展了企業職工在崗培訓、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農民工技能培訓,取得了較好成效。
目前,全縣已有培訓基地24個,普惠制培訓基地19個,教職員工385人,其中有20位是從縣職業中專聘請的具有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的專業教師,對下崗失業人員和外出務工農民進行培訓,提高其再就業能力和勞務輸出的檔次。同時,工會還廣泛收集全國各地用工信息,根據市場用工需求,進一步完善培訓、輸出、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形成培訓促進就業,就業引導培訓的良性循環。去年,建昌縣工會共開辦各種培訓班50余期,普惠制培訓4563人,完成考核目標的138.2%,其中,實名制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710人,培訓農民工2853人,培訓專業涉及電焊、計算機系統操作、汽車駕駛、汽車修理、機械加工、叉車和裝載機等10多個工種。幾年來,這一系列培訓的相繼展開,有效地緩解了就業壓力,提高了農民工崗位競爭能力,增強了就業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