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健康是醫生最大的責任。這是連山區醫院副院長兼呼吸和消化內科主任齊文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甘當患者的“守護神”,為了患者的健康盡職盡責。為此,他先后獲連山區職業道德標兵、市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市勞動模范、市醫保先進個人,遼寧省迎全運文明使者推薦人選等榮譽。
勤奮學習不斷實現業務突破
“學習是成長的過程,作為醫生,學習是責任也是一種醫德。”采訪中,齊文這樣對記者說,他也用近20年的刻苦鉆研踐行著這句話。端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端坐在辦公桌前的樣子幾乎成了齊文標志性的形象。作為呼吸內科的醫師,他不斷地瞄準科技前沿,及時跟蹤國內外呼吸治療的發展動態,對以先進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代表的呼吸內科前沿技術進行深入細致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他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廣泛開展學術交流,與錦州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北京大學醫學院等高等院校合作開展科研工作,先后開展了多項研究課題,其中《有創呼吸機的臨床應用》、《血液透析機的臨床應用》及《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課題獲醫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業精于專。孜孜不倦的學習使他的個人專業技術水平迅速提升,他所主持的有創呼吸機臨床應用、血液透析機的臨床應用及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填補了連山區人民醫院在該領域的空白,達到了省內先進水平。
齊文除了自己學,還帶動科室的同志學。為了讓科室醫生盡快掌握診療常規,他經常將自己的學習、診療筆記讓其他醫生參考,這樣一來,使許多年輕醫生在學習業務知識上少走了許多彎路,同時也提高了科室整體的診療水平。
勇于擔當創造生命的奇跡
“他每天工作少則七八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幾乎全天都在和醫院、患者打交道。一旦醫院出現緊急情況,一旦病人出現危險,他總是以最快的時間趕到現場組織開展工作,早來晚走已經是最普通不過的事情了。”齊文的同事們不約而同地這樣評價他。毫無疑問,齊文是個好醫生,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卻沒有盡到一個好丈夫的責任。有一年連山區醫院收治全區首例霍亂病人,當時,齊文剛剛當上爸爸,妻子還在產褥期。但作為年輕醫師,他顧不上需要陪伴的虛弱的妻子和躺在搖籃里讓他牽腸掛肚的寶寶,毅然選擇留在患者身邊。由于霍亂病具有傳染性,他堅持在醫院晝夜連續工作20余天,直至患者痊愈出院,他才一桿箭似的沖到家里。
在平凡而繁重的醫療工作中,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病人至上”的服務理念,始終把搶救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2005年呼吸內科收治一重度有機磷中毒患者,患者已深度昏迷并伴有多臟器衰竭,他24小時工作在醫院,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組織搶救組成員查閱資料。面對壓力,他大膽突破,制定嚴謹科學的治療方案,共用阿托品5000余支,終于使患者轉危為安,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跡。面對患者經濟困難,后續治療費用不足的情況,他發動全科職工帶頭捐款,為患者解決了5000元的治療費用,真正履行了醫務工作者“仁者仁心,大醫精誠”的職責。
心系患者把健康送進千家萬戶
區醫院作為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齊文深深地知道農民患病意味著什么。在全國呼吁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時候,他始終把農民兄弟的疾苦掛在心頭,盡量把治療費用降至最低,以減輕農民患者的經濟負擔。他還組織相關科室的醫生不定期地對出院患者進行下鄉走訪,為他們做相應的檢查,了解他們的恢復情況,并指導他們合理用藥和進行康復治療,還為他們帶去治療的藥品。在高橋鎮回訪一位腦出血患者時,他發現該患者血壓持續居高不下,經詢問得知這名患者并沒有按照醫生的囑咐戒掉喝酒的習慣,這樣就面臨著二次出血的危險。在齊文的耐心勸導下,這名患者終于戒了酒,持續用藥,身體開始出現了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