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協會日前舉辦了“80后”批評家研討會,討論“80后”在文學批評方面的成績與不足,以此審視這一文學批評群體的現狀與未來。巧得很,就在會后第二天,《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莫讓青春染暮氣》,各大媒體隨即掀起了一場關于“80后”是否“暮氣沉沉”的討論,“80后”所背負的社會壓力問題再次成為熱點。某種程度上,這也表明“80后”一代的文學批評,不會限于純粹的藝術范疇,而是和自身的精神歷程密切相關。其實,放寬視野,哪一代人的文學批評,都不是單純的文學藝術的批評,都是和自己的人生緊密纏繞。
第一,文體的大眾性。“80后”文學批評者多數受過較好的學院教育,不少人都經歷過完整的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培養。這種培養體制有利于學術基礎的厚實與知識結構的完善,但有時也帶來批評文體過于歐化、學術化的傾向。文體的大眾性,應是在堅守學術本位的基礎上,重視講述的技巧、文章的結構與情感的鋪陳,把批評文章變成一席盛宴,一場回味無窮的旅程。
第二,議題的公共性。在現有的學術體制里,“80后”批評者被作為專家培養,這當然不是壞事,在浩瀚的現代知識體系里,不可能奢望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出現。不過,無論論述的議題多么細微,在深層次上都不應是封閉的,而是向全人類的精神歷程開放。“80后”批評者目前表現出的對于“新人”問題的關注,對于個人與共同體關系的討論,對于過度表現“自我”的文學的批評,都表現出這一群體對議題公共性的自覺珍視。
第三,體驗的時代性。在文學批評的漫長傳統中,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問題意識”,每一代人的情感結構既有相通之處,也有可見的差異。上一輩的很多體驗很重要,也就此寫出了很優秀的作品,但未必在我們這一代這里構成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問題。比如莫言寫饑餓,寫壓抑,寫生活的荒誕與變形,作品十分精彩,但很難讓城市化一代的讀者感同身受。和前輩相比,“80后”批評者不必擔心自己的體驗是“小”的,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而且只有從自己的具體體驗出發,才能真實地走向普遍的道路。我們真正期待的是面對時代發言的文學批評,是從我們的時代出發,通過文學的反映與構想,來參與更普遍性的對話。